
水田埋茬打漿機
水田埋茬打漿機的推廣與應用
1 水田打漿機的產生
2004年,開原一水田區農民去韓國探親,看到該機械在韓國水田作業的過程,感覺比較實用,回國時從當地購買了一臺日本產二手機(KOBASH1-G241型)。2005年春天開展水耙地作業,后來在自家水田嘗試帶水耕耙復合作業,效果比較理想,作業獲得成功。2006-2007年,開原市農機局在慶云堡鎮河東村設立12hm2試驗田,對引進的日本機型和國產復合耕作機型進行作業試驗,并組織專業人員對這一機械作業進行考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開始著手在全市應用推廣。
長期以來,水田整地一直應用畜力或機引鏵式犁對水田耕翻,或運用旋耕機旱旋,然后放水泡田,再用手扶拖拉機帶水田耙耙田,最后用長木板耢平,完成水田整地的全過程。這種傳統的水田耕作模式使用至今。但是,隨著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的重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拉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農民有能力使用作業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的水田作業機械。他們使用高效農業裝備不僅僅是減輕勞動強度,更多的是經濟利益的考量。購買大型農田作業機械已不是不可能。在大中型農業機械替
代畜力和小型農業機械已成必然的趨勢下,功率大、效率高、效益好的水田打漿機等新型耕作機械逐步成為水田耕作的主力軍,而畜力犁田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2 應用水田打漿機的優勢
2.1 經濟效益
2.1.1 省水 隨著水田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現代化條田逐步替代老式水田格局,田面平整寬闊,適合大中型機械耕作,為水田耕作模式的創新奠定了基礎。采用打漿機耕耙作業,老板地灌水泡田,減少了泡田用水及泡田水的滲漏,相應減少了水資源的消耗,節省費用150元/hm2。
2.1.2 省機耕費 農業機械、油料、農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客觀要求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作業成本。應用水田打漿機可以一次進地耕作即可完成傳統耕作方式三道工序的作業,不僅省油,而且作業效率高,降低了作業成本,符合養機戶與稻農的雙重利益。從稻田費用上講,采用打漿機耕耙地的機耕費較老式耕整地耕、水耙兩項作業的費用明顯降低。
2.1.3 省工 當前,農村出現了許多水田承包種植大戶,水田的相對集中,生產規模的擴大,戶主迫切希望運用更先進的機械和更經濟的耕作模式,滿足諸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例如,采用寧波奔野454配水田復合耕作機與金牛15手扶拖拉機翻地、耙地、耢田相對比,節省用工0.47個工日/hm2,占原用工量的58.8%。
2.2 社會效益
水田打漿復合型耕作機作業效率高,作業質量好,地表秸稈覆蓋率高,省油省工,一次進地可完成耕、耙、平幾項功能,適合鐵嶺地區水田整地作業,能夠滿足當地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的要求,符合農業機械“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發展原則,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途徑,提供了新選擇。同時,應用水田復合耕作機整地可節省水稻整地用水,等于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減少了水稻廢水排放對河流的污染,有助于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2.3 生態效益
應用水田打漿機整地,可部分完成稻草的秸稈還田,因此,成為水田保護性耕作的較好機型。傳統耕作方式耙田后,會有許多稻茬漂浮在水層表面,需要人工撈出,浪費了人力和有機資源。而采用水田復合耕作機作業,可以有效地將秸稈和稻茬旋埋于泥下,提高埋茬率,減少漂浮物。同時,通過秸稈還田,可以培肥地力,并減少因焚燒殘茬、殘草對大氣的污染,保護人類生態環境。
在線留言
版權所有:昌圖博晟農機修造有限公司